2014/04/26

《那夜凌晨,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》之粗淺書評及分析


  看的是網絡版,以下是出書版封面。


書名:《那夜凌晨,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》
作者:Mr. Pizza  

  故事講述主角游梓池(阿池)於某天晚上和朋友「唱K」過後,於凌晨時份乘坐由香港旺角開往大埔的紅色公共小巴(俗稱「紅van」)回家。在該小巴經過獅子山隧道後, 主角發現小巴外的世界的所有人及汽車全部消失,只剩下小巴及車廂內的十七人(十六名乘客和司機),彷彿進入了另一個時空之中。故事發展出一連串的神秘事 件,而小巴乘客開始一個繼一個的無故死亡,隨後又有一戴著防毒面具的神秘人出現;令主角們要解開一切謎團以期望可以重回原來的世界。(維基百科)

  從看第一篇便愛上的作品,直到不能自拔地看完,那時還是期中考週...... 當時不過花了半天時間,便看完整整40篇。

  看第一眼,便無法停下來,這歸咎於文中的懸念實在太引人入勝。特別是前半部分,劇情緊湊,讀者看着無時無刻都在心跳加速,我的雞皮疙瘩基本上沒平復過。比如說呀池第一次看到防毒面具人時,我的雞皮便開始活躍了;其後的兩個yuki之謎,也讓人心寒。還有那摩斯密碼的「格格...」聲,以及那首歌--David Bowie的Space Oddity,明明是一首悲劇英雄的歌,我現在看着它的MV,聽着那低沉的音調,仍是心有戚戚焉。

  以下是原版(畫面的灰調以及低沉的啞音,加上怪誕的畫面,整個看上去就很詭異......):



  我比較喜歡這個版本:




  故事裡,無論是對話內容,還是環境描寫,都讓身為澳門人的我非常有親切感。劇中人物的對話是廣東話,又夾雜了很多髒話,讓人會心微笑;經常有人在緊張時刻爆粗口,前一刻讀者還在屏息以待,下一刻卻又忍俊不禁(這樣的寫作有點像內地的盜墓小說,當然,內容是無法相比的)。雖然我是澳門人,但也能感受到文中濃濃的香港氣息,加上又有不少諷刺社會的成分,包括政客的顧左右而言他、和記電訊的爆爛網絡等等,使人看着覺得又爽又好笑,難怪會被評本土氣息濃厚了。

  劇中人物,寫得最傳神的當數巴士司機了。那粗口連篇的模樣,以及世界級飇車技術(讓我想起潮文《極速傳說》:http://evchk.wikia.com/wiki/%E9%A6%99%E6%B8%AF%E5%B0%8F%E5 %B7%B4%E5%8F%B8%E6%A9%9F%E6%BD%AE%E6%96%87,我第一次看時笑得不能自已),非常切合現實形象。車上的各位乘客,外觀亦與社會文化緊密結合,只看名字亦不難想像:yuki、中年男子、眼鏡青年、MK潮童一、MK潮童二、睇波男女、一個三十歲左右的女子、白粉友、LV長髮港女、油頭毒撚。他們的打扮言行,亦與社會無異:MK潮童的白痴想法、毒撚必備油頭及怯懦、知識分子必備眼鏡、白粉友必備金髮、港女必備LV袋等,讓人好笑之餘,也能看到普遍平民的縮影。

  論人性,我想,最讓人不忍直視的當是兩MK男強姦LV長髮港女死屍這段。作者落於懸念的筆墨多很多,既是如此,我反而覺得以上這種極度讓人噁心的情節沒必要寫得如此詳細(印象中好像橫跨了三章;而且誰會連呻吟聲也覆述呀= =)。像日本的推理小說,很多都有違反道德的情節,如亂倫等,但不過是數筆帶過,讓讀者留下真讓人噁心"、這人真變態"的印象,或者是有點堵心"的感覺,而不是真的讓讀者反感。

  另一幕令人印象深刻的,是眾人對MK潮童惡行或冷漠或數落的情節了,特別是最後以批判之名實行的發泄之實,簡直把現實中的你我描繪得淋漓盡致,這種市民心態,是社會上你我的原形。我想起一段影片,很有意思:


  這種現象,不就跟澳門人的政治冷感一樣?大家都知道這個社會有問題,嘴上功夫很厲害,或是成為「鍵盤戰士」,但若叫那些人去行動,沒有人會理會;誰都不願意做這種看似損己的行為。但只要有任何機會,即使有一部分出於道德,更多卻是出於發泄壓力而去批評、漫罵。或許這跟媒體也有關係:醜聞熱賣,但好人好事卻鮮少受到關注。不過說到底,我連「鍵盤戰士」都算不上,不過是對自己的未來感到憂慮而發盧騷而已。

  言歸正傳。很多人說後半部分寫得不好,我多多少少還是認同的。從後半部可看出拖戲的痕跡,我都跳着看;特別是每當故事裡有人驚叫時,都不會直說自己的發現,而是叫人前去自己看。這種情況若是幾次的話叫吊人胃口,我還能接受,但出現的次數多得讓人厭煩。慶幸的是,故事的謎越來越多,作者放的線越來越長,這種與快要觸及謎底的感覺乃是我追看下去的緣由。可惜故事結尾,只解構了紅van事件出現的背景,很多細節都沒交代。

  前一陣子上youtube聽了《恐怖在笑》談論紅van的那一集,有一個地方我十分認同。他說這本書能吸引這麼多人看,是因為作者雖以廣東話描寫,但卻把該有的懸疑恐怖氛圍營造得非常出色;大部分小說用的是書面語,可以通過直接描述環境來造就驚悚感,但用廣東語則很難了,因為很多形容詞都無法運用;這本書的成功之處,在於只透過人物間的對話,便交代了一切,故事的懸疑感正是通過人物的視覺、言詞、聲調、情緒來渲染,並且渲染得十分成功。難得有如此特別的手法,比起華麗的詞藻,我更喜歡這種簡單平實的描述,沒有堆詞砌字,看上去很舒服,加上劇情確實不錯,即使有些小失誤,總體來說還是值得推薦的。

   《恐怖在笑》紅van篇:


   
  我比較常看外國及大陸的小說,除卻之前買的《Apper人性遊戲》(我還沒看......)讓我知道孤泣此人,我對香港作家一向是無感的,就像我對香港電影一樣,更惶論是當地的文學特色了。不過我想,以後或許可以多關注一下。
  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以下是不負責任分析文(小女才疏學淺外加腦殘,純粹想動動腦,各位看看就好):

(一)作者未詳解的bug
1.    呀信及yuki為什麼會在車上看到面孔不同但衣着相同的同車人?兩個yuki又如何解釋?yuki門前的寫着3403鑰匙又從何而來?
腦補:
此為記憶錯亂。呀池,yuki是不變數,不斷loop導致洗腦不完全,加上抗體或輻射的後遺症,造成記憶錯亂。
呀信死前,本來在跟電話裡的呀池對話,當中提到自己被日本人抓了,又不記得所有人。他之所以說日本人,是因為所有實驗體都是日本死囚,有着日本人的面孔,加上呀信受輻射或頭部撞擊而記起了2012年紅van意外後的情況。那時,呀池及呀信分別被日本人捉了去抽取記憶。
至於為什麼呀信會說不認識呀池? 因為此呀池為假呀池,是日本人,而呀信記憶中的是真呀池。

2.    Major tom第一次與呀池他們聯繫時,是用摩斯密碼;之後再次聯繫時,卻是假扮呀怡。為什麼major tom有這麼大的本事, 卻不直接向各人道出真相?
腦補:
摩斯密碼可能是major tom系統裡最易生成或者是最省電的一種溝通方法,因其簡易性所以一開始用其通知呀信去救"它;但後來發現那群蠢貨不懂它的意思,便轉以人聲引導(呀信死後,假呀池所接的電話是黑川社控制下的major tom所造)。
至於為什麼major tom有這麼大的本事,卻不直接向各人道出真相,我想可能是因為,當時有人陸續死去,各人陷入恐慌之中,major tom若直接道出真相,該以什麼身分?陌生人?眾人在恐慌下相信只會疑神疑鬼而不會相信。所以它才以相關人的身分告之;而這亦是major tom只直接跟呀信對話, 並且叫呀信不要讓其它人知道它能說話的原因(因為他們知道的話,假呀池便不會相信是呀怡打來的)。

3.    呀信死前接的電話,是在與呀池對話;呀信死後,假呀池接電話,聽到的是呀怡的聲音,然後換自稱已回到現實的呀信對話。這是什麼情況?
腦補:
此電話是日本人控制的,裡面的呀信與呀怡是假的,為的是刺激眾人回隧道,以重啟實驗(因為此次實驗被major tom的重啟搞亂)。
請看其對話:

   「大家,請聽我講—— 阿信頓了一頓,又道,「我係阿信,我已經番返正常世界,亦即係我地來自既2012年香港。我宜家會清楚教你地番黎既方法,但時間實在無多,你地宜家就要即刻離開『那打素』,即刻起行——
* 此時為2017基本上整個故事不存在穿越時空這回事此次實驗發生於2017年,且此呀信非真呀信,不過是日本死囚,怎麼可能回到過去成為真正的呀信?

   我愈聽愈生氣,忍不住衝到中年男子的電話面前,再開口罵道: 「你條仆街聽住,你一日唔講清楚,我地邊撚度都唔會去!

阿信似乎也給我的態度惹急了,不禁激動起來,大聲道:
 「我講唔清楚呀,阿池,你明唔明,我講唔清楚呀!! 返獅子山唔係剩係為我自己,同時間亦都係為你!! 已經無時間喇,佢地已經知道左,個倒數好快就會過時,你地一定要盡快返獅子山

邊個?! 邊個知道左,知道左啲咩野啊?!…你講乜野倒數,乜野過時,仆街,你究竟係度講緊咩啊?! 我鍥而不捨。

「大家,我所答既毎一個答案,只會衍生更多既問題出黎,但宜家已經再無時間如果你地要離開,如果你地要自救既話,我求下你地在座既毎一個,請信埋我最後今次既請求你地問既問題,你地想知既毎一個答案,全部都係獅子山隧道入面!!
* 很明顯的故作懸念,以期讓假呀池聯繫上之前上大帽山時,呀信一樣講得不清不楚;加上拋出誘餌──你地問既問題,你地想知既毎一個答案,全部都係獅子山隧道入面!!"很難不讓人上當。

    ——咁多位,時間只剩48分鐘又11秒、10秒、98…如果你地仲想離開,想停止一切既話,我地獅子山隧道見——
* 若呀信真的回去了,怎麼會再回獅子山隧道?不怕再回到這鬼地方一次嗎?而且呀信的身體在醫院裡,難度回去的只有靈魂嗎?那又是借用誰的身體?但電話裡的呀怡明明確確叫那人做呀信。所以此呀信及呀怡不可能是真的,不然只會產生更多問題。

另一個是語氣問題:
聽到我的發洩,阿信語氣卻回復平靜,緩緩反問一句:
乜你地仲有得揀咩?
!!
阿信頓了一頓,又道: 「即刻起程去獅子山,定繼續留係度等死,我諗呢兩個根本唔係一個選擇黎
* 以往呀信不曾出現過這種態度--這種高高在上、掌控一切的態度,不斷刺激着假呀池。即使他不相信呀信的話, 也會為呀信在獅子山隧道而去。

另一方面,電話響起前的背景,說的是Full system reset in 3359",但電話裡的呀信
卻說:
——咁多位,時間只剩48分鐘又11秒、10秒、98…如果你地仲想離開,想停止一切既話,我地獅子山隧道見——
* 時間上的差異,可以推斷,此時的major tom已被黑川社控制,所以系統並未完全啟動。電話裡的呀信不斷強調時間,為的是逼眾人盡快去到隧道以重啟實驗。

還有一點,無論是摩斯密碼,還是電話通話,有明確信息出現的前後,都會有嗚嗚
──"的氣笛聲,可視為把程式碼轉換成信號時發出的聲音。

4.    隧道裡突然出現的牆以及防毒面具人死屍是什麼原因導致?
腦補:
黑川社控制了major tom後,強制中止了它的運行。隧道裡突然出現的牆,可能是major tom的應變措施(它的一切設定,都是基於以前面臨核爆威脅的香港,而非實驗體所在之時空)──沒有major tom的幫助,幅射感染將不受控制,因此強制中斷系統後,major tom會封鎖各區,以防止感染擴大。
所以整個城市都陷入了黑暗之中,是強制中止系統的結果。
隧道中有幾十個防毒面具人的屍體,分別是蓋亞的4個臥底,及黑川社的人。過程是這樣的:黑川社識破了蓋亞安排的4個臥底,在追逐期間有目的地來到了隧道(目的是方便運屍研究,從以前他們會搬走屍體可知),並槍殺了他們,但黑川社的人卻被後來而至的假呀池老爸等人殺害。

5.    最後中年男子為什麼不見了?
腦補:
個人認為中年男子是黑川社安排在實驗體裡的臥底,是不變體。
作者曾留下伏筆:假呀池在紅van裡的玻璃倒影中,看到中年男子的位置上,是一個帶着防毒面具的人,這是記憶錯亂,反映出上幾次實驗的情況。
在實驗中,中年男子一直在亂搞,誤導。可以想想實驗中,想作領導的是他;提議出來商議的是他;商議地點是他想的(日本人在固定地點留下物資,以免實驗因餓死等因素無法完成,可見只有黑川社成員能知道這些地點);在最後一次的呀怡來電中,假呀池在與呀信在對話期間一度非常激動,想掛斷電話,是中年大叔阻止的;他甚至還搶了假呀池的電話,開了免提,讓眾人聽到呀信說的可回到現實的辦法;最後駕車的是他,他可能想與那裡黑川社人員會合,把二人弄昏,以重設實驗;在假呀池因物資車而意識到此怪事是人為現象時,便隨即昏倒,很可能是中年大叔的傑作,以免再橫生枝節。至於他在大帽山上的失態, 是因為黑川社不清楚major tom的運作,如他說踩地雷輸了會有炸彈爆炸,多次要求快點離開,是為了嚇他們,讓他們離開major tom
另一個證據是人數問題。the fact裡提到實驗體有255人,若只有假呀池和有希子是不變體,則每次實驗中真正的實驗體有15人,可進行的實驗次數為: (255-2)/15=16.8666…… ,即第十七次實驗裡,並不能湊齊17人;若中年大叔是黑川社成員,則每次實驗中真正的實驗體有14人,可進行的實驗次數為:(255-3)/14=18,剛好能進行18次實驗!
這也是中年男人能活到最後的原因。
最後只有假呀池和有希子成了防毒面具人,中年大叔很可能被假呀池老豆解決了。

6.    van入隧道前,包括呀池唱K,是被值入的回憶;結尾,假呀池親身經歷入隧道情況,而不是回想。前後矛盾。
腦補:
此親身經歷是真呀池的記憶。假呀池在隧道昏迷後,被老爸所救,過程中出現記憶錯亂,把過去的實驗情形與現實中的紅van事件混在一起,並以為是親身經歷中,卻是在回憶中(回憶中,三人都保有實驗記憶,可能是假呀池潛意識裡太渴望三人得救);荒木先生那段,也是回憶,是假呀池在行死刑後,即將被值入真呀池回憶的情況,這能解釋為什麼假呀池看見荒木先生會害怕,因為他在回憶,潛意識裡的他知道經過這裡後,便要經歷紅van事件;再後面那段,一切都結束了的那段,是假呀池得知整個計劃是日本人策劃後,在隧道昏迷,被老爸所救的情形。
另一個可能是假呀池被洗腦再次實驗,但因三人保有回憶,黑川社控制車禍,破壞此次實驗再作安排,但不能解釋衝出隧道後的環境為何不是無人無車之境,以及呀怡電話為什麼能通。
還有可能是穿越時空,回到當年真實情況,因為呀怡電話的能通。若二人最後沒有成為防毒面具人,這應該是最合理的解釋(雖然我從不認同文中出現過任何穿越時空的跡象)。

7.    在實驗裡,呀信在中大四人之中;在真實事件裡,眼鏡青年才是中大人。在實驗裡,呀信與呀池互不相識;在真實事件裡, 呀信與呀池是朋友。在實驗裡,呀池坐第一排;在真實事件裡,呀信與呀池一起坐在最後排。在實驗裡,呀池完全沒有畫火柴人的記憶;在真實事件裡,火柴人是呀池提議畫的,並由呀信完成。第一,呀信與眼鏡男的身分為什麼與真實情況不同?第二,火柴人到底時誰畫的?
腦補:
黑川社的人體實驗中,共有255名死囚作實驗體,可進行十多次的實驗。可想而知,他們不會每次都安排同樣的情況,因此便將部分人的關係改變,以觀察不同情況下人們的反應。
至於火柴人,我認為是假呀池在前次實驗中,保有前前次的實驗記憶(可能是模糊的、轉瞬即逝的,只是一些畫面、片段,這也是輻射後遺症),於是便讓呀信畫下自己所知道的東西,以提醒自己。至於火柴人頭上的死亡預言數字,則是蓋亞所為,為的是讓假呀池盡快恢復記憶;假呀池家中那些有胎記朋友的照片,也是同樣的道理。

8.    假呀池現實情況,請看:
橋上此時走來兩個身影,如果你仔細看,從他們的體格大小及步姿來判斷,你會發現他們是一對男女。可即使不看,經過十幾遍的反覆驗証後,我也能夠清楚知道,此刻廣福橋上走著的是對男女。不會有錯。
打從「那夜凌晨」起,打從我之後,這地方不再存在錯誤。
* 注意經過十幾遍的反覆驗証後"以及打從我之後,這地方不再存在錯誤",可見此次事件過後,假呀池一直作為防毒面具人進行了多次實驗。錯誤,指的是其最後一次親身經歷時,記憶錯亂時的情形。亦即從第一話起, 便是假呀池在最後一次實驗中的回憶,最後一話才是現在的情境。本來在實驗中作為不變體之一的呀池,本應由假呀池不斷地做下去,但因前次紅van事件,假呀池老爸救了假呀池,因此此次實驗中的呀池早已被別人取代,而假呀池亦因而脫離了必須不斷經歷恐怖紅van事件的命運。
而現在的假呀池與yuki,仍然以這個假名相稱,卻不以真名相稱,可見他們雖已擺脫紅van事件,但並沒有恢復真實記憶。至於為什麼,可能是loop太多次,假記憶印象太強之類的。


(二)其它無關要緊的事

1     數位系統處的警察封條很可能是日本人弄的The fact裡說Major Tom當年故障的最終原因,到底是天然或是人為,到現在也無人知曉"。
黑川社人體實驗計劃實行已久,早已盯上香港,在核爆前夕破壞了major tom, 但因不得要領,只能使其休眠,為了防止人出入,便拉上封條。
2    和記爆格又變無格之謎:開發者惡趣味之一。踩地雷贏 => 爆格(major tom能與地球聯繫);輸 => 無格(失聯)。
3    踩地雷失敗才能啟動系統之謎:開發者惡趣味之二。Major tom在歌詞裡,在外太空與地球失聯,回程失敗。
4    雪花重現過去之謎:想不到。


 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附上網絡版全文:http://www.douban.com/group/topic/41494839/?author=1#sep
facebook專頁(內有紅van全文)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lostonaredminibus?fref=ts

不知道出書版有沒有作修改,有沒有補全劇中的bug。如果有的話,我很滿意買。
此文還被改篇成電影,不過風評不太好,大多數人說是有頭無尾,聽說會開拍下集,所以
暫時不建議看。 

  電影預告: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